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e Science Edition)

  • 枣粘虫成虫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李连昌;樊永亮;任自立;

    枣粘虫 Ancylis sativa Liu 成虫线状触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其触角由柄节、梗节和52—5节鞭节组成。共发现七种感受器,即栓锥感器、腔锥感器、锥形感器(即 Bhm 氏鬃毛)、刺形感器、耳形感器、鳞形感器和毛形感器。除了雄蛾触角比雌蛾触角稍粗外,在感受器种类和分布方面没发现有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1989年02期 123-12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玉米茎腐病菌对玉米幼苗的侵染和致萎作用

    高卫东;梁艳艳;杨吾华;

    玉米茎腐病菌,在幼苗期人工接种条件下,可通过根侵入,病霉菌主要在根部分离到,镰刀菌在根部和茎部均可分离到,病原菌在实验室条件下产生的代谢物质可导致幼苗萎蔫。特别是Pythium sp.和 Fusariu mspp.所形成的混合代谢物。可导致幼苗迅速枯萎,其各自单独所产生的代谢物质,则致萎力较弱,二种情况与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相似。在本试验中还发现镰刀菌代谢物质可耐98—100℃高温10分钟而其活性不受影响,但腐霉菌的代谢物质却不耐此高温条件。

    1989年02期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柳(虫历)盾蚧(Lepidosaphes salicina Barchs)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韩巨才;刘慧萍;王绍志;

    柳蛎盾蚧是杨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分布与寄主较为广泛,近几年在我省为害极其严重。该虫在我省晋中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雌介壳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孵化,5月上中旬为若虫盛见期,雄虫在6月中旬羽化,营两性生殖,雌雄性比为1/1.32,每雌平均产卵量为81粒。用有机溶剂提取的天然性信息素对雄虫有较强的引诱作用。田间试验表明:在卵孵高峰期用多种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类杀虫剂喷雾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内吸性的杀虫剂进行根施,孔注防治也收到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1989年02期 13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矮化中间砧红星苹果根内矿质元素含量动态的研究

    王有年;于宝琨;欧阳永樱;冀彪;韩良;

    本研究旨在探明嫁接在不同矮化中间砧上红星苹果根系分布及根内矿质元素含量在春季期间的变化动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砧穗组合,其根系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矮化中间砧红星苹果根内各矿质元素含量均呈显著的消长关系;同一矮化中间砧红星苹果根内的各种矿质元素含量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宜继续探明其营养需求特点及不同年龄时期的营养诊断标准,以供指导施肥之参考。

    1989年02期 139-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核桃枝条种类与座果率关系的研究

    王立新;吴国良;张银和;

    本文通过对不同核桃品种的研究表明,根据品种特性及枝条类型合理修剪,是提高核桃座果率和产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1989年02期 147-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油松半同胞家系几个性状遗传参数的初步估测

    李文荣;熊伟荣;张剑伟;

    本文对油松半同胞家系一年生苗的几个主要性状——苗高、地径、针长、叶子叶数、场圃发芽率,发芽速度和脱壳速度的遗传力,变异系数及遗传增益做了估测和分析,阐明了油松数量性状遗传的几点规律。结果表明,一年生苗高、地径的遗传力都不很高(h~2苗高=33.1%,h~2地径=31.3%),对其进行早期选择没有多大可靠性,既便是入选率降为1%,遗传增益也不超过3~4%,而子叶数目,脱壳速度的遗传力较高(h~2子叶数=68.8%,h~2脱壳速度=53.4%),而且与苗高,地径具有较为紧密的相关性,可以根据这两个指标,对苗木作早期间接选择,可望获得较为理想的改良效果。

    1989年02期 151-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冬小麦高产品种株型研究

    孙殿生;赵志立;周乃健;

    本文从茎部、叶部和穗部性状三方面探讨了冬小麦高产品种株型问题,目的是为制订育种目标和选择材料提供依据。株高与穗长、千粒重、单穗粒重和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和单穗粒数无显著相关。株高与单穗粒重,单株粒重的密切关系主要通过千粒重的间接作用影响的。叶面积与穗长、单穗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直立叶型品系上部三叶的长呈伞状,叶面积呈垂直分布;披散型品系倒二叶最长,叶面积呈倒锥形分布。分蘖成穗正齐度是反映生理稳定性的重要性状,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总小穗数的正齐度最高;穗长、结实小穗数的次之;单穗粒数的最低。

    1989年02期 15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水地春玉米丰产模式及其效应的研究

    李昌爱;张智宸;陈淑懿;赵中华;

    本研究运用组合设计的方法,对影响玉米产量的八个可控产量栽培措施——有机肥、氮、磷、钾化肥的施用量、密度,播期、追肥期、定苗期进行综合考察,从整体上建立了反映各个因素和产量间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模拟选优的基础上,将一定生态生产条件下的理论最佳方案同生产上常规种植方法进行对比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1989年02期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谷子各类型及其近缘种的染色体组型和GiemsaC—带型的研究

    田明;王润奇;

    本试验应用 Giemsa C 一带新技术对狗尾属3个种9个材料进行了研究。组型分析结果显示了谷子种内变异很小,4个类型所涉及的6个品种的核型基本一致。带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广泛的遗传差异某种程度上可在带型上得到反映,这为品种鉴定和杂交育种工作的运用展现出光明的前景。分析结果还确定了谷莠子与谷子的亲缘关系比狗尾草与谷子的要近,金色狗尾草是它们的四倍体近缘种,这为远缘杂交奠定了理论基础。作者就目前 C 一带技术显示带纹不够丰富,还提出进一步改进方法和采取多种分带技术综合分析以便提高效果的看法。

    1989年02期 169-179+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国产莫能霉素(Monensin)的急性、蓄积性毒性及无致突变作用

    俞海;赵树英;尹忠良;

    本文报告了国产莫能霉素的急性、蓄积性毒性及无致突变作用。经用寇氏法和固定剂量连续染毒法测定其对小鼠口服 LD50为1073mg/kg,95%可信限为949.07—1215。4mg/kg,蓄积系数 K=4。中毒小鼠表现沉郁、拒食、多汗,流涎、排尿,轻度腹泻。蓄积毒性试验存活小鼠体重下降2—4克。按900mg/kg 剂量间隔24小时经口给药两次后、骨髓细胞中期染色体畸变率为3.2%,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出现率为0.52%,阴性对照组分别为2.8%和0.6%,而环磷酰胺组分别为20%和3.2%,经统计处理可知国产莫能霉素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与环磷酰胺组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其无致突变作用。

    1989年02期 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西兔瘟病的调查

    张宏计;张济道;李绪英;

    作者就山西省1985年以来发生的一种家兔出血性急性传染病作了调查。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微生物学,兔瘟灭能苗保护试验等项调查与诊断,确诊为兔瘟病。经采用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1989年02期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西省和顺县大型真菌初步研究

    陶恺;常明昌;王建平;房瑾;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我省和顺县采集到的38种大型真菌,其中有13种为食用菌,7种为药用菌,这对进一步了解我省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顺县真菌资源都有着一定意义。

    1989年02期 18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盐水火腿保水机制的综合分析

    孟宪敏;武原红;马丽珍;蒋福虎;刘会平;

    本文通过在盐水火腿加工中,肉的内部结构变化、肉的 pH 值、腌制效果、滚揉程度、蒸煮温度以及增稠剂的使用等方面,对肉的保水机制作了综合分析,从而为实际生产中,尽可能提高肉的保水性和出品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1989年02期 195-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铒(Ⅲ)-vitc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李逢五;刘贤超;

    稀土离子 Ln~(+)与钙离子在半径上较为接近,所以在动物机体中 Ln~(+)可以取代钙,从而对肌肉,骨骼,神经组织的功能产生抑制效应。为了寻求稀土排出制剂,本文选用参加代谢活动旺盛的维生素 C 与重稀土 Er 反应结果发现在接近动物体液的 pH 下 vitC—Er~(+)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大于钙,因此维生素 C 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水溶性的稀土"促排剂"。

    1989年02期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熵增加原理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郭守玺;宋仰弟;

    本文从混合熵的统计解释上,阐述熵增加原理这一基本概念。对熵增加原理的应用及有关内容进行讨论。

    1989年02期 206-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用稀土化合物在冬小麦上应用技术的研究

    杨家朴;张淑媛;李崇;

    试验证明,农用稀土化合物拌种或喷施均可提高冬小麦籽实产量。拌种以每公斤种子用100毫克,喷施用300—500ppm 效果最好,理想的喷施时期为起身一拔节期。通过省内多年多点示范推广均表现稳定增产的时事,还证明稀土化合物处理冬小麦做为一项有效增产措施在我省是可行的。

    1989年02期 214-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斜对称矩阵的特性

    陆智良;

    斜对称矩阵(也叫做反对称矩阵)以往研究得很少。本文应用泛函分析中伴随算子的概念推导出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斜对称矩阵的特性。这些结果反过来可能给出进一步研究伴随算子的若干启示。

    1989年02期 219-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脉天蛾的观察

    庞宇宏;庞震;

    黄脉天蛾 Amorpha amurensis Staudinger,在太谷地区是杨、柳树的重要食叶性害虫,品种之间发生轻重有明显的差异。近年来为害日趋严重。作者对其形态、生活史及习性作了系统观察研究,并绘制了各虫态及为害状原图,提出了防治措施。在太谷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为4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一代卵期9—12天,幼虫期37—42天,蛹期10—15天,第一代成虫发生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中旬。第二代卵期7—8天,幼虫期27—30天。成虫寿命一般5—7天,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幼虫共5龄,对各龄的头宽与体长作了测定。

    1989年02期 225-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英语中介词复合宾语的结构问题的探讨

    王泽林;张允中;

    本文探讨了英语中介词复合宾语的结构问题。提出了七种不同的结构,并分析了这种结构在语法上的功能。在论述每项结构和功能时,附加了例句,以资说明。

    1989年02期 230-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农业资源区域划分的模糊判别分析

    毕如田;郭平毅;李茜;李德中;

    在农业资源的研究领域中,经常涉及到区域划分的问题。本文给出了运用模糊多元分析方法及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区域划分判别函数的过程,结合太谷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分区指标及样点的选取方法,运用二元对比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建立了判别样点所属模糊类群的判别函数,最后对判别结果进行了讨论,并针对不同区域简要提出了相应对策。该方法对于定量研究区域划分,以及指导农业生产、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

    1989年02期 235-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般位置迹线面上平面图形的实形

    张莲郁;

    求一般位置迹线面上平面图形的实形时,利用迹线面本身(经过作图)求得其上平面图形的实形,在一些情况下比较简便。

    1989年02期 24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长刺激剂在动物机体内的作用

    黄素珍;李世和;张映;乔忠美;

    本文介绍β—环糊精(简称为β—CD)作为生长刺激剂促进动物增重的研究。通过用不同剂量的β—CD 给予小白鼠拌食和饮水。研究结果表明:β—CD 不仅对小白鼠有促进生长作用,而且是动物机体一种糖来源的补充。

    1989年02期 247-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汾河冲积平原水分平衡的初步探讨

    武毓桂;郑子俊;李仁杰;

    本文根据汾河冲积平原的典型地段引用山西省汾河灌溉试验站从1976年起部分观测资料和文水县、交城县及祁县的近15年的气象资料,从气候学的角度出发,用水分平衡的方法,估算了本区,粮食亩产千斤,棉花亩产百斤的作物需水量,进而为采取合理灌溉措施提供依据(1)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2)适当再布局一些水井,以补足短缺水资源。(3)减少河灌水量。

    1989年02期 250-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